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势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互动的时空秩序,而且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智能网络,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亦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知识生产、情感共鸣与意义引领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等维度带来的挑战:其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光速”生产信息知识,这虽然减轻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机械重复劳动负担,但也会导致知识生产的复杂过程被简化为既有信息的搜集整合,失去了坚持原创的内在动力;其二是过度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甚至形成依赖,容易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视线交流、身体接触、话语交融、情绪共鸣、信念共通的逐渐缺失,影响了教与学的互动效果;其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信息来源的不透明性、对受众主体话语生产的非对称性以及西方技术垄断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或将产生负面影响。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亟须我们思考可能的应对策略。
鼓励原创性知识,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扬弃认知异化。现代知识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不再是知识的保存、传授和珍藏,而是如何系统性地拓展知识的边界,增加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超越未知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方式也必须跟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而与时俱进,教育者想要依赖于灌输书本知识进行教学不再具有可行性。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与跨学科性的信息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共享。教育者应该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传授知识的方式,从标准化、单一性的知识工作中解放出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提升信息筛选和知识辨伪的能力,深层次激发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坚持原创性知识生产,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探索社会和宇宙,更深入地洞察国事、人情与社会结构,包括微观的生命运作结构与机制从而提出新的关于世界的认知。不仅如此,在规范性制度层面,需要建立专门针对思政课文本生成技术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登记、审查制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公共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交易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合法、规范、有序地流通和使用,为涉及的教育资源持有者和使用者开展原创性知识生产提供便利和保障。
培育交互主体性,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达成情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实现情感价值的互动、传递和培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会涉及越来越深入的人机相互形塑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具有的“双刃剑”性质会涉及更为核心的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受教育者对话的过程中必须传递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知识信息,而且其价值信息传递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信息知识事实层面,要有情感互动维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道德意识与立德向善的情感认知。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基于投喂庞大数据“语料”的模式与对话者情境式聊天具有“投其所好”的弊端,这种工具性实用主义智能技术尚难以实现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境化归属感共鸣。但要立足长远,培育人工智能的共情能力与情感计算技术,以使其具有足够强大的道德情感敏感性,能够准确、合理地捕捉受教育者的情感表现,并且能够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相一致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语言与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树立与他者共在意识,最终达成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
坚持主流话语权,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意识形态安全自主性。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赋予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与话语创新能力,其双向互动的主体交互特征,必然对受教育者的话语实践产生算法引导与价值渗透。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领导力,规避工具理性主义的智能崇拜以及“去意识形态化”的科学话语陷阱,给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伦理规范与话语框架规约,坚持智能技术的塑形功能与主流话语的铸魂功能的统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字媒介素养与智能技术驾驭水平,明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教育活动中自身角色定位与肩负的价值引领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充分调动一切资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序,又要统筹好、协调好、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现代信息技术体系、社会发展系统的协同运行。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间多维度关联性,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设置法规限度,发挥制度设计的意识形态自觉性与主动性,寻找可预测与可控制的智能教育方法和规律,及时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场景中产生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