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利主义”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凯发ag旗舰厅

凯发ag旗舰厅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凯发ag旗舰厅 > 理论文库 > 正文
践行“生利主义”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24-02-28 09:3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汪小华 张存江

2019年,《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出台并开始实施,对职教改革提出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利主义”职教观至今仍具指导价值。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包括三方面内涵:在素养层面,是在师德高尚的前提下,兼具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创新型教师团队;在能力层面,是兼具专业教学能力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创新创业现实难题的“专家 工匠”型教学团队;在结构层面,强调“多元型”,即由教学名师与技能大师协同领衔,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领军人物、财务专家、创业能人等组建的“多元综合体”。

陶行知“生利主义”职教观辨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陶行知所指“生利”就是指通过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生有利之物”,就是指创造物质财富;“生有利之事”,就是指提供服务价值。陶行知指出:“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生产一事一物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可见,陶先生所述之“利”更加侧重于“利群”,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加国家财富,促进社会发展之“利”,远非简单狭隘的个人私利。因此,陶行知所指“生利主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生利之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利群”的精神和“生利”的本领。

培养“生利之人”必须有“生利之师”,陶行知认为职教师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生利之经验” “生利之学识”和“生利之教授法”。大数据时代,知识、科技、信息日新月异,“利群精神”及“生利之知识、授法、经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以“利群精神”作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共同价值观。“生利主义”把养成“利群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因此,职业学校要建设好“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首先要将是否具有“利群精神”作为吸纳与评价团队成员的标准,只有教师具备了“利群精神”,才能以其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进而引领学生学习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专业技能,师生共同在“利群”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以“利群精神”作为“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共同价值观,有利于凝聚人心,构筑包容和谐、互助合作、积极进取、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以“生利之经验”作为吸纳团队成员的核心标准。“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和“生利之教授法”三者不可或缺,其中“生利之经验”是根本所在。由于不同教师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在对接现代化产业或产业链的经验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职业学校应当关注团队成员经验的差异性,形成优质的团队架构。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方面,构建“橄榄型”的团队架构,更有利于发挥成员的个体优势;在知识结构方面,构建跨学科、“立体交叉”式的架构,更具有互补性,尤其在解决“双创”项目中的复杂问题时更具优势,更易激发创新火花;在成员身份方面,由教学名师与技能大师协同领衔,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财务专家、创业能人等组建的“多元综合体”,更加具备“生利”潜能,有助于凝炼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

以创新“生利之学识”作为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陶行知所阐述的“生利之学识”,“负有改良所产事物之责”。可见,“生利之学识”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新的知识,是升级、改良、发明新事物。因此,“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创新。“双师型”教师的“生利之学识”,就是要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创新创业难题的能力,既包括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等显性学识,又包括教学经验与专业实践经验等默会学识。任何个体都不是“完人”,不会天生具备全部学识,而是需要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习得。因此,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从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四个维度全方位培训,促进团队成员的不断成长;二是依托团队成员之间学识的互补性,整合创新“生利之学识”,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生利”人才。

以创新“生利之授法”作为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应创新“生利之授法”,即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陶行知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创新“生利之授法”要在“做”上花功夫。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充分发挥结构化互补的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引领,整合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体系化分解与重构,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堂,运用智能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游戏化、案例化等教学方法,使“生利之授法”更高效、更具时代性,“生利之才”必然层出不穷。

(作者分别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注册会计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如东分院正高级讲师)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凯发ag旗舰厅,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