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凯发ag旗舰厅

凯发ag旗舰厅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凯发ag旗舰厅 > 理论文库 > 正文
聚焦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2024-07-03 09:19:00  来源:新华日报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需从提升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入手。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思政课程学习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美好的感受,是从真知、真情(认同)、信念(信仰)到实践(体验)的逐级演变。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既是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题中之义,也是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关键路径,需要强化教师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大思政”格局。

强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提升理论素养。要树立问题意识,密切联系实际,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思政课教学中熟练展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解释力和深邃的说服力。其次,着力提升研学能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汲取金课智慧等手段,结合教学实际,实现对教学的“二次创作”,将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转化为研究的新课题和新方向,以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建构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可行路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和感染力。最后,提升实际教学能力。思政课要讲深、讲透,也要讲活。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将高度凝练的学理性话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话语,又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让思政课“活”起来;既要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丰富课堂实践活动,也要提高课外实践教学组织能力,拓展课外社会实践途径。如在课堂就某个知识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研读、观点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在课外组织学生参观主题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推动学生不仅学在课堂,更能学在“课外”、用在“课外”。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需求导向,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应关注人的需要。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因此,思政课“获得感”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激发思政课建设的内生动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激活学生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当思政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困难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不断激发学生奋进潜力,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其次,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是大中小学不同层次、不同学历、不同水平的学生,要结合实际、尊重差异,详细了解他们的问题现状、心理诉求和价值目标,尽可能地满足这一差异性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最后,促进师生互动。增强思政课“获得感”需要老师与学生“双向奔赴”,确保老师与学生之间能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师要避免课堂“独角戏”的出现,应通过交流探讨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更具象、更生动的表达,实现在互动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思政“获得感”。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绘就思政课建设“同心圆”。打造思政“金课”需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首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科学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要求,深刻理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统一性,全面考量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段差异,统筹规划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侧重等,完善各学段协同教研机制、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思政育人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其次,营造全社会合力上好“大思政课”氛围。要健全和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共建共治共享教育工作系统的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面性、全域性,推进这项铸魂工程需要对学生生活的社会属性、空间构成进行整体把握,以“大平台”为依托,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多元主体同频共振的教育磁场。要探寻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用好用活传播渠道、手段和平台,用好用活全国优质资源,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全方位协力画好育人“同心圆”。如强化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高科技主题公园、数字化发展下的红色旅游新图景等公共数字文旅平台建设,实现与学校的共建共享,在数据的流通、交换与共享中建设好思政课。最后,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各门课程蕴藏着共有的“思政内核”、包含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科知识以及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得课程思政大有可为。学校要坚持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其他课程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同时,与思政课建设深度协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切切实实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陈宗春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人力资源处、社会发展学院)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凯发ag旗舰厅,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站地图